
项目介绍
免疫组织化学(Immunohistochemistry, IHC)是一种通过抗体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原理,在组织切片上检测并定位特定蛋白质或分子的方法。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病理学、细胞生物学以及临床诊断中,用于研究蛋白质的表达、分布及其在组织中的功能。
原理
免疫组化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。首先,将组织样本切成薄片,然后通过特异性的一抗(初级抗体)与样本中的目标抗原结合。接着,通过与一抗结合的二抗(标记有酶或荧光分子)来放大信号。这些二抗通常与可见标记物(如酶或荧光染料)结合,使得目标蛋白质在组织切片上显现出来。
功能介绍
疾病诊断:免疫组化常用于癌症、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,通过检测特定标志物(如癌基因或肿瘤抑制基因)帮助病理医生做出准确诊断。
蛋白质表达分析:研究某一特定蛋白质在不同组织、不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,揭示其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。
临床治疗决策:某些免疫组化标记物(如HER2、ER、PR等)可用于指导癌症治疗方案的选择。
免疫组化是一项高度特异性的技术,能够提供精确的组织定位信息,是现代病理学和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。
项目案例
样品要求
免疫组化(IHC)实验的样品要求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。以下是进行免疫组化时样品的一些基本要求:
1. 样品类型
免疫组化实验通常使用组织切片进行分析。样品可以是:
固定组织:包括临床切除的组织样本、手术切片、活检组织等。
细胞悬液或细胞涂片:用于检测细胞中的特定抗原。
2. 固定与保存
固定液:常用的固定液是福尔马林(10%中性缓冲福尔马林),其能够有效保留组织的形态结构和抗原性。
保存条件:固定后的组织切片需要存放在适当的条件下(如在-80°C或液氮中保存),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室温下,以防抗原降解。
固定时间:样品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内进行固定,过长或过短的固定时间都会影响抗原的可用性,通常4-24小时为适宜。
3. 样品的质量控制
新鲜度:样品应尽量使用新鲜取材的组织,若使用冷冻样本,应确保冷冻切片质量良好。
无污染:避免样本在保存、处理过程中受到污染,确保免疫组化实验的结果准确可靠。
严格遵守这些样品要求,有助于提高免疫组化实验的质量,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






